歡迎光臨達易科技

02-2651-1222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美國NSF49:2002 國際標準
2017-01-01 12:00
NSF49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經出現,被公認為目前生物安全櫃領域最完善的標準。在2002年,ANSI / NSF49正式獲得了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ANSI)的官方認可,成為 美國生物安全櫃的統一標準。

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中期,科學家們常常提出自己需求的生物安全櫃規格和廠牌。為了規範生物安全櫃的設計和政府研究人員要求的性能,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於1973年制定了生物安全櫃的規範。

同一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也開發了自己規格的生物安全櫃。政府被要求嚴格規範,不同的幾個設計標準的廠商創造發展的障礙。在試圖制定公正規範,NIH聯繫了70年代初期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 International)。 NSF International充當一個中立的機構對消費者服務,政府和行業在制定涉及公眾健康和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的獨立組織。與政府官員,科學家和廠商多次會議後,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於1976年公佈了其標準NSF 49

NSF49標準,為生物安全櫃,建立最低的基準,適用於II級生物安全櫃的設計,施工和性能要求,包括質量控制測試,製造商必須在每台設備上執行,而認證測試在現場進行。此外,它的政策建立了由NSF國際實驗室密歇根州安阿伯初始測試和生物安全櫃的定期複檢,以及製造商的工廠每年突擊審核要求。

該標準需要三種獨立的生物挑戰測試,以傳遞生物安全櫃被NSF列出。人體保護測試測量細菌孢子從櫃的工作區到環境逸出的數量。該產品保護測試建立從外部進入環境的工作區細菌孢子的數量。最後,交叉污染保護測試是在不同的流入和下流速度設置執行額外的生物的挑戰。這些測試確保生物安全櫃仍然可以正常運行,即使它不是在製造商的操作建議和下流流入速度的設置。

各廠牌上市前在NSF International進行測試,此後每五年一次。通常情況下,大多數製造商進行生物測試的挑戰,而他們的生物安全櫃正處於發展的雛形階段,並定期在生產過程中,以確保機組保護人員,環境和產品。美國LABCONCO生物安全櫃內置達到並超過NSF 49標準的最低要求,合法貼上NSF合格標誌。

生物安全櫃發展歷史
1909年--開發「生物安全櫃」,作為微生物研究工作空間。空氣保持負壓經由瓶裝消毒劑消毒後通過操作空間。
1943年--英國倫敦國家醫學研究所。由Van den Ende製訂了第一個“現代”生物安全櫃,利用瓦斯燃燒器消毒進氣和排氣。
1953年--發展出過玻璃纖維過濾網的安全櫃,目前CLASS I安全櫃仍使用這種設計。玻璃纖維過濾網,最高只能達到95 %的過濾效率,所以不得不焚化「排氣及再循環的廢氣」。
1962年--開發出HEPA過濾器,提供99.5至99.99 %過濾效率。這允許過濾空氣直接排出實驗室外,或安全櫃內部中循環,進而發展出今日的CLASS I, CLASS II和CLASS III生物安全櫃。

NSF (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 是國際衛生設備生產製作標準制定及相應資格認證的權威機構,其制定的有關生物安全櫃生產標準每5 年更新一次。同樣,所有欲獲得 NSF認證的生產廠家及其產品每隔 5 年也須接受 NSF的重新核查。

所有通過 NSF驗證的安全櫃在產品上市前,製造商需要將其產品送往NSF位於美國 Ann Arbor 總部的實驗中心進行第一階段的產品檢測,櫃體完成檢測後,NSF 會派專員到製造商工廠進行第二階段的工廠查核,以確認整個製作過程和品管是否符合規定,最後完成驗證報告。

在整個驗證期間,製造商需提供安全櫃詳細的設計參數和主要部件的明細清單供 NSF 審查,通過NSF驗證的製造商會被列在 NSF 的官方網站,供一般民眾隨時查詢。原有通過驗證的櫃體在沒有改變設計的情況下,5年後也要重新驗證,同時,NSF 在這期間也會對製造商的工廠進行每年一次不定期的查核,真正確保該款安全櫃是符合標準的。


按 NSF標準要求:Class II級生物安全安全櫃必須具備操作人員、對研究物件 ( 即操作處置的物品 )、  對周圍環境提供完全保護。研究物件所允許的毒性等級為 1,2,3級,即低度至高度生物毒性。進一步按排放方式的不同,Class II產品又可分為Type A2、B1、B2 共3種類型。



聯絡人:張經理

營業時間 : 星期一至星期五(AM9:00-PM:6:00)

手機 : 0916-299-080

電話 : 02-2651-1222

郵箱:dayitech@dayitech.com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舊莊街一段170號1樓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
二維碼